甘肃定西加工马铃薯变废水为肥水改良贫瘠土
时间:2019-02-02 00:50:45| 来源:| 编辑:笔名| 点击:0次
甘肃定西加工马铃薯变废水为肥水改良贫瘠土壤
中国马铃薯之乡定西市为解决马铃薯贮藏困难,现淀粉加工能力达到65万吨,每年可消耗原料马铃薯422万吨,相当于全市总产量的40%左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已然变成肥水,直接用于冬春季农田灌溉,可改良定西贫瘠的土壤。
为推动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8日下午,当地召开了全市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废水治理现场观摩会。
马铃薯是甘肃定西市最重要的粮食兼经济作物,也是经济与社会效益最显著的精准扶贫项目。加工业成为马铃薯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经过连续8年的科技攻关,成功完成了热絮凝连续分离回收食品级小颗粒淀粉和蛋白高值化利用、脱蛋白水继续采用太阳能集热保温箱式固定化微生物生化(厌氧/好养)处理技术达标排放一揽子工程技术。
据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人员周添红介绍,提取蛋白后的废水COD 值可降低50%,主要残留中小分子量有机物和钾、磷等矿物成分。此时的废水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处理:一是将脱蛋白废水变肥水 直接用于冬春季农田灌溉,减少后续污水处理工艺和费用。二是采用太阳能集热保温箱式固定化微生物高效生化处理技术处理废水后达标排放。
提取蛋白后废水变肥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溉,经过连续3年灌溉试验,不烧苗,而且玉米增产24%,土壤有机质和肥力增加。可实现淀粉加工循环经济发展和废水零排放目标。
据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定西综合试验站监测,经过脱蛋白水灌溉后,土壤的速效氮、速效钾含量比灌溉前明显增加,增幅分别265.4%、315.5%。与对照相比,连续灌溉废水两年后可以增加玉米的产量,平均亩增产在8..0kg之间,平均增幅为4..5%。从田间生长情况可以看到,废水灌溉可以增加玉米的生物产量,提高抗倒伏能力。
- 上一篇:中国通信设备业产量逆市下降遭遇倒春寒
- 下一篇:企业为何不敢跟税务机关打官司